梦帕客栈 官网 邮箱:mpkz@33519.com
做张家界口碑最好的人文主题精品智慧客栈!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粽叶地
2014年08月25日 来源:www.mengpakezhan.com 编辑:mengpakezhan.com 已被浏览:
送郎送到辽竹湾,

  风吹辽叶往上翻;

  上一翻来下一翻,

  好比刀刀割心肝。

  ——桑植民歌

  几年前, 一位长沙的作家朋友送我一卷安化百两黑茶。我周末在家准备泡,忽然想起了这卷黑茶。我把它找出来,在阳台上慢慢打开包装。当我剔开外层的篾笼时,发现一层焦黄的粽叶紧紧包裹着柱,轻轻撕开,粽叶叶混合的香味飘逸而出,疏淡四溢,随风入鼻。这卷在我家呆了不下五年,不知在朋友那里存放了多久。这么些年过去,粽叶依然清香如故。闻着这清香,我心恍惚,想起了家乡竹溪遍地野生疯长的粽叶,迷离中走进那泛着深绿色的一片片粽叶地。

  粽叶是粽叶竹的叶子,又叫粽巴叶,竹溪人习惯把粽叶竹和粽叶竹的叶子都统称为粽叶。粽叶学名箬竹叶。《本草纲目》里说“其生疏辽,故又谓之辽”。竹溪人把粽叶也叫辽叶,是有出处的。粽叶是一种生长在丛山峻岭中、根茎皆似小竹的禾本科植物。它高约两米,根系发达,叶片宽大,生命力顽强,因其喜阴湿耐寒冷耐肥力怕烈日的性格,常在树林间山岩中小溪边山坡上安家。

  竹溪海拔在五百米到一千二百米,是粽叶繁衍生息的理想高度。在竹溪的土地上,粽叶漫山遍野,活得逍遥自在,葳蕤茂盛,四时常青。粽叶面青背淡,柔韧宽薄。随着季节变化,粽叶新旧相代,由新绿、嫩绿慢慢变为深绿、墨绿,远远望去,“风摇碧浪层层,雨过绿云绕绕”。粽叶盘根错节,亲吻大地,蓄水固土。因了这漫山的粽叶,竹溪遇雨不浊,逢旱不涸,绿水长流。

  以粮为纲的大集体时代,粮食跨长江过黄河,是农民的荣耀也是集体的荣耀。每个生产队都在挖空心思多产粮食。砍火畲开荒地扩面积,就成了增产粮食的主要办法。初春,我们的队长到处转悠,看到粽叶在地里长得枝繁叶茂,便想,把粽叶地开成耕地种上包谷,也一定会苗肥杆壮,大获丰收。他立马安排男壮劳力,带着磨得锋利的柴刀,把密密麻麻的粽叶砍倒,放火烧掉,然后组织劳力,用锄头挖掉盘曲纠结的竹根。那竹根密实坚硬,很难挖,几个人一天只能开出很小一块地,按竹溪人的说法是“一天只开得屁股大块地”。好不容易整出几块地种上包谷,等包谷出苗时,粽叶未挖尽的根却发出许多嫩笋,春风细雨中长得蓬蓬勃勃,“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除掉一批,过不了多久又长出一批,比包谷苗茁壮得多,摆出一副和包谷苗争水争肥争阳光的架势。除了长,长了除,如此三番,粽叶和农人展开拉锯战。地里的包谷似乎对这种拉锯战失去了信心,甘拜下风,瘦若麦杆。辛苦操劳却收获寥寥,费力不讨好。那时,“人定胜天”的口号高呼入云,竹溪人却没斗过地上的粽叶。第二年,队里的人再也不愿和粽叶拼将力气,只得放弃已开垦的土地,粽叶却发子发孙,长得郁郁葱葱,绿浪滚滚。

  粽叶竿圆直细长。农忙时,大人常常带着午饭下地。饿了,就用柴刀砍下地边的几株粽叶竿,削成一双或几双竹筷,或蹲或坐在树荫下的石头上就餐。吃完,把竹筷随意撂掉,方便得很。小孩子则把粽叶竿砍回家,选一根粗长一点的竹竿弯成箭弓,用细麻绳做弦,做成一副好玩的弓箭。剩下的竹竿,一头砍齐整,一头削斜尖,做成箭杆。然后挽着弓,带着箭杆,宛如出征的将士,和小伙伴在村子里冲冲杀杀。看见一堆稻草垛、一只大公鸡、几只小鸟儿,拔出一枝箭杆搭在弦上拉开,睁只眼闭只眼,瞄准一会,手一松,“嗖”地射出去。射不射中不重要,关键是刹那的感觉和快意。粽叶竿带给孩子们童年的欢乐和记忆。

  粽叶天然生长,气味芳香。过去,竹溪的粽叶主要是包粽子编斗笠。传统节日是乡村最重要的民俗,端午节是竹溪一年中最闹热的日子之一。竹溪民谚:“五月五,是端午。门插艾,香满堂。逮粽子,洒白糖。”包粽子吃粽子是竹溪端午节的重要内容。端午节前,家家的主妇就要把早已准备好的糯米清洗干净,用清冽的泉水泡好,把临时从山上采来的鲜粽叶在溪水里洗索利,备好棕叶扯成的细丝(代替细麻绳或棉线),然后把粽叶挽成上大下小的漏斗,舀一勺雪白的糯米放在漏斗里,讲究一些的人家还会添加点花生米、枣子、腊肉之类的东西,稍稍压实,把粽叶折叠成三角形,用棕叶丝捆结实,就成了一个包好的粽子。把包好的粽子放在铁锅里煮熟,可趁热吃,也可放凉了蘸糖吃。

  粽子自古有之,后来不知怎么和楚国的三闾大夫屈原扯上了关系,便名气大增。竹溪人不知道屈原是什么人,更不关心粽子与屈原有不有关系。他们沿袭旧俗,不问来历,只把粽子作为传统节日美食,祭祀祖先,馈赠亲友。当年定亲的竹溪后生,如赶上端午,就一定要带着粽子,到丈母娘家去拜端午。

  用粽叶包粽子,除了取材方便,随采随用外,粽叶本身具有的灭菌、防腐、气味芬芳等特点,也是它倍受喜爱的原因。端午正值夏至前,天气逐渐酷热,食品不好保管,而粽叶包装食品恰恰能延长保质期。粽叶遍地皆是,何乐而不用。

  粽叶在竹溪的另一大用途就是编斗笠。过去,蓑衣斗笠,是竹溪农人劳作时普遍使用的雨衣雨帽。蓑衣是把从棕树上剥下的一张张棕皮,剔骨晒干后,层层相叠铺成大扇形,用细棕绳密密连缀而成。斗笠则先用当地的竹篾织成上下两层骨架,再把无破损的粽叶,叶叶相超,平展铺开到骨架中间,精心锁边而成。它们像一对患难兄弟,如影随形,替辛勤耕耘的农人遮风挡雨。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首脍炙人口的词描画了江南水乡春汛时期捕鱼的情景。头戴青箬笠,身穿绿蓑衣,在微风细雨中乐而忘归的渔夫,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每每读到这首词,不由得想起竹溪的父老乡亲在春风春雨的稻田里披蓑戴笠辛勤耕耘的样子,有了几分亲切,有了几分酸涩。他们可没有渔夫这般悠闲自在。无独有偶,唐代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为我们勾画了一幅寒江独钓图:茫茫大地,白雪皑皑,一位渔翁,身穿蓑衣,头戴斗笠,乘着孤舟,独钓寒江。蓑衣斗笠是渔翁抵御寒风飞雪的利器。明代高叔嗣《答袁永之》里,描述农民的理想生活是:“蓑笠在户,桔槔空悬,浊酒相命,击缶长歌,野人之乐足矣。”蓑衣斗笠作为文学具象,寄托了文人士子的理想情怀。

  “万泉河水清又清,我编斗笠送红军。”战争年代,为战士们编斗笠是拥军爱民的具体表现。万泉河在海南岛,我不知道那里的斗笠是不是用竹篾和粽叶编成。家乡竹溪也经历过“闹红”和“剿匪”,乡亲们的确为红军和解放军用竹篾粽叶编制过斗笠。粽叶也算为中国革命作出了一份贡献。年迈的父亲,常把我们当听众,津津乐道他年轻时为“剿匪”的解放军当向导的事情。他留给我们的印象是:戴斗笠,穿青衣,挎柴刀,蹬草鞋,青春活力,不多言语。他蛮得意这种印象。

  粽叶还可包裹盐、编制器皿、做成饭盒、垫盘垫笼、提炼香精和食品添加剂等。

  十多年前,一位做过外贸生意的人,无意中闯入竹溪。他惊异地发现竹溪长满了深绿纯色的粽叶,没有任何毒害和污染。他知道这样质地的粽叶销路很好,感叹着竹溪人捧着金饭碗讨饭吃。他动员竹溪人把粽叶采摘下来,按要求挂晒、分拣、扎捆、打包后,由他派人设点收购。当初,竹溪人将信将疑,不为所动。有头脑灵泛的人,从山上采摘一些粽叶,按他的说法去做,他果真收购运到山外去了。看着到手的现款,竹溪的宁静打破了,粽叶地里一下子闹热起来。粽叶年年可采,季季可收,竹溪男女老少都上山采粽叶,有人一天可采一百来斤鲜叶。逢赶集的日子,把打包的干粽叶肩挑背扛、车载马驮,运到集镇的收购点上销售,多的一次可收入上千元,一年下来,一家可收入两三万元。竹溪外出打工的许多中年人,辞工回家采粽叶,既收入稳定,又不误阳春,还可照料老人小孩,一举多得。没几年,不少竹溪人家依靠粽叶脱了贫致了富。竹溪粽叶清香、柔软、色纯、宽长、坚韧,颇受东南亚、日本、韩国的消费者欢迎,桑植、鹤峰、龙山等地收购商都纷纷上门收购。竹溪上空整天浮动着粽叶的芳香。绿色的粽叶,在竹溪人眼里变成了“黄金叶”。

  资源就是财富。过去卑微、静默、少人问津的粽叶地,而今已成为竹溪人的绿色银行。     (待续)

张家界梦帕客栈 http://www.mengpakezhan.com/
邮箱:mpkz@3351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