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帕客栈 官网 邮箱:mpkz@33519.com
做张家界口碑最好的人文主题精品智慧客栈!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沈从文的六十、七十、八十
2013年07月29日 来源:www.mengpakezhan.com 编辑:mengpakezhan.com 已被浏览:
出生于一九零二年的沈从文,今年该是他一百一十一周年的诞辰了。

  这个来自湘西的乡下人,二十岁以后进入城市,经过了好些磨难,又遇到好些好心人,不久就走上了文坛,在上世纪二十年代、三十年代、四十年代的旧中国,很有了一些大的影响。数百万字的文学作品都是在他五十岁以前写的。

  一九四九年后,他自觉不合时宜,便离别为之努力了半辈子的文学界,躲进了博物馆。

  他用半生心血熬出的那些精彩文字,不久即被尘封与焚烧。

  一九六二年,他进入六十岁了。时局似乎有些松动。

  先前有毛泽东主席曾对他说过,你还可以写小说啊。又有人想要他出来做北京市的文联主席。他也为重新拿笔做过一些准备,还准备以亲戚中一个革命志士的事迹写一个长篇。这年的初春,中国作协邀请了一批作家去革命老区江西访问,沈从文也在被请之列。去了井冈山,去了瑞金,还去了庐山,他心情极好,一路上写了好多旧体诗。他自觉也写得不错,所以交给了一些报刊发表。

  他的六十岁生日,是一个人在江西的寒冷的宾馆里过的,为了纪念,他剥了一个橘子吃。

  尽管如此,他心里萌动了一些希望。

  但是,他很快发现,这个作家访问团,只有一两个人读过他的小说;他要是尝试着用当时《红旗谱》《青春之歌》的写法去创作,他根本做不到。他的文学理念、他的那套语言、他熟悉的技巧,与那时的环境是那么的不谐调。

  他只好再次放弃了。

  虽然上面曾想让他回到文学创作的队伍中来。

  他还是回到了他归隐的午门城楼下,与那些有着千百年历史的花花绿绿的“二十五史”——出土的坛坛罐罐、丝绸织锦相看两不厌,在沉默中和它们继续亲切交谈。他自己总是说,地下的这些东西是活的历史,是多少部二十四史,他戏称之为二十五史。

  而后是很艰难地熬过了一些不堪回首的日子。

  一九七二年,下放湖北乡下已三年了。他的夫人六十二岁,却像二十六岁的人一样终日在农田里劳作。因为病,七十岁的他请假回到了北京。到了北京就回到了使命中。他又接过了《中国古代服饰资料》出版筹划工作。谈何容易啊!为了这本书,他努力了十年,但是运动一来,那些苦心收集起来的资料都散失了。

  但是这本书意义是太重大了。

  于他个人来说,这本书也是太重要了。

  他不得不又重起炉灶,只好从另一个零开始。

  七十岁的人了,他一个人得弄吃的,一个人得去医院看病拿药,一个人得铺开那么大一堆历史,一个字一个字写。要命的,他还只有小小的一间屋子,都摆不下那些资料。他得求这个求那个不停地找房子。

  六十二岁的夫人还在南方。他时时牵挂着她。

  但是他满腔热情、满腔热血地扑向了工作。常常流鼻血,殷红浸红了纸张。

  清早起来,洗把脸,上了公交车,风雪交加中,靠手中捧着的一个烤红薯温暖自己。他却要去温暖那些历史。他发现车上,每天每天,都没有一个人的年纪大过他。

  这一年,他生日的那一天,给馆里的领导写了一个工作小结,也算是一个汇报。

  一九八二年了,他都八十了。

  大地的冰雪融化了。

  阳历的新年,他参加了人民大会堂里的新春话会。新朋老友相聚,其乐融融。

  过春节的时候,一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来到了他的家里拜年。这位贵客来得不是时候,其时,在新搬过家依然很小的房间里,沈先生正在清理一些资料,书啊,报啊,刊啊,图片啊,插图啊,旁人看似乱糟糟的,而在他看来是有条不紊的,所有的平面都摊满了,政治局委员同志都不好下脚了,都没坐的地儿了。

  先一年,他耗费了后半生大半心血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原为资料)》在香港得已出版;

  先一年,他应邀访问了美国,在一些大学作了讲演,他在那里有许多“粉丝”;

  他的半个世纪前的作品陆续在出版。湖南、四川、人民文学出版社、花城与三联、江西等多家出版社计有二十多种作品集子要在这一个时候出来。

  当然,海外在这之前和之后也出了不少。

  “沈从文热”正在海内外兴起。

  他倒是不习惯了。一次次给他的研究者泼冷水,不要研究我,将来会没有出路的;一次次给朋友们和读者写信说,都是习作,不要以为如何不得了……

  一九八二年五月九日,在表侄、画家黄永玉的劝说和帮助下,沈先生回到了故乡凤凰。故乡热情款待了这位久违了的游子。

  此时,在北京的颐和园,柳丝应该是刚绽出一点点鹅黄,湘西花开花落,已是春深了。

  他是和着春天的脚步到来的。真正是“青春作伴好还乡”啊!只是这一份青春的成色是有点太老了些。

  虽然他原先白净的脸上有了老人斑,但他的面容饱满,步履稳健。

  他在故乡的土地上漫游。

  他去县民族工艺厂,伸手抚摸机架上的那些漂亮的织花;

  他和乡亲们驾着小船在沱江泛流,岸边的水碾、吊脚楼、青山一齐迎了过来;

  他去了苗乡赶场,在拥挤的人流中端了一碗放有红辣椒粉的米粉当午餐;

  他在古迹前游览,在河坝上野餐,在童年坐过的教室里和孩子们一起听课……

  在至今还保存完好的清初黄丝桥古城,他碰上了三个苗族老太太,他一个个地问着:“你多大了?”

  “八十一。”

  “你呢?”

  “八十二。”

  “她呢?”

  “八十七。”

  问完,沈先生笑了:“哈哈,看来我还是小弟弟哩。来,我们一起照张相吧。”

  后来,他去了州府,看了那里的博物馆。在一个类似峒的渡口边,他坐了下来。一根篾缆系着两岸,上面连着一只小小渡船。一条碧绿的溪水,镜面一样的溪水映着边上的吊脚楼和山色。他在石阶上坐下,好像要醉了,猛地说了一句:真想死在这里。话出口,吓了大家一跳。

  再后来去了张家界,坐在金鞭溪的大石头上,他又说了一句:真想死在这里。

  故乡的山水永远是他心灵的归宿。

  这一年,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十周年,沈先生参加了王震率领的访问团去了日本。在日本他不忘本行,去参观了东京博物馆。还和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教授们进行了座谈。日本也有他的“粉丝”,他和那些新朋友们吃了一回简单而快乐的午饭。

  十二月六日,沈先生做了一个决定。花城和三联出版他的十二本文集,收到九千七百元稿费,他将这笔钱捐给了他曾经上过小学的凤凰文昌阁小学。

  这此,他给学校的样第写了一封信。

  校长先生:

  我上星期汇了一万元人民币到县里,托由县委书记和县长代收,并至函说明:这笔款是我捐赠给本县文昌阁小学使用。款汇到时,希望能邀校中一二年长负责同志,斟酌情况,将此款全部用于扩建一所教室及宿舍……

  十二月二十八日,是沈从文先生八十寿辰,他新调到不久的单位的领导专门来到他家为他祝贺生日。几个比较要好的作家朋友想聚一聚,要给他做一个生日宴会。他谢绝了大家的好意,躲到了一个亲戚家里,吃了一碗面条了事。

  ,都是一些不平常的日子。

  他终生没有退休,他工作到了他最后的一天。

  他走的时候,走得非常平静。



张家界梦帕客栈 http://www.mengpakezhan.com/
邮箱:mpkz@3351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