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帕客栈 官网 邮箱:mpkz@33519.com
做张家界口碑最好的人文主题精品智慧客栈!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天马山下天籁音
2015年05月16日 来源:www.mengpakezhan.com 编辑:邓道理 已被浏览:







天马山下天籁音

——武陵源区索溪中心学校创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学校活动纪实

 

 

   “春季花儿开,花开是一朵来,一对呀的个阳雀哟哟荷……叽叽喳喳叽叽喳喳报春来呀,四季花儿开呀!”初春季节,旅游胜地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如画,在满眼含翠的索溪峪镇天马山下,一曲曲恍若天籁之音的民歌从一所花园式的学校飞出,响彻云霄,陶醉人心。

    这些优美动听的歌曲,就是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桑植民歌;这所花园式学校,正是全力创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学校活动的武陵源区索溪中心学校。

美校美乐两相宜

    武陵源拥有世界罕见的“张家界地貌”美景,也拥有全国最美丽的学校,索溪中心学校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索溪中心学校地理位置十分独特,位于武陵源区东大门索溪峪镇,背靠巍巍天马山,面临清清索溪河。这所青山绿水间的学校占地35亩,建筑面积8000多平方米,现有28个教学班,1600余名学生。近10年来,索溪中心学校在武陵源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先后投入了2000多万元,对学校的硬件设施进行了提质升级。2008年,该学校顺利通过湖南省义务教育合格学校验收,成为武陵源区第一所省级合格学校。期间,索溪中心学校因为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环境优美受到社会各界好评,曾先后接待了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红十字会总会会长华建敏,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郭开朗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等各级领导及嘉宾,并被媒体誉为“全国最美的乡村小学”。

    为每个孩子创造美好未来!这句话,是索溪中心学校一直坚持的办学宗旨。2014年下半年,为了激发广大师生学习优秀民族文化的热情和积极性,丰富和活跃校园文化生活,促进和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索溪中心学校以创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学校及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为契机,全面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为广大师生营造了优良的人文环境与全面和谐的发展氛围。在整个活动中,索溪中心学校因地制宜,以传承和保护桑植民歌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让广大未成年人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教育特色体验活动中得到健康成长。

    “从娃娃抓起,为每个孩子打造锻炼学习的舞台,让桑植民歌在传承中得到发扬光大!”在索溪中心学校校长彭辉的心中,之所以选择桑植民歌作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突破口,是因为桑植民歌是张家界的骄傲。的确,桑植民歌是张家界的一张文化名片,是国家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和湖南省十大最具美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桑植民歌作为中国民族文化的一支奇葩,经过千百年的锤炼在高唱低吟中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其丰富的曲调、优美的旋律、明快的节奏,以及别具一格的衬调衬腔,无不显示出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浓厚的乡土韵味。新中国成立以来,桑植民歌更是得到了周恩来、朱德、刘少奇、邓小平、贺龙、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称赞。2003年,著名青年歌唱家宋祖英将桑植民歌《马桑树儿搭灯台》唱到了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2015年春节,张家界魅力湘西艺术团,再次将桑植民歌“漂洋过海”唱到了保加利亚、捷克等欧洲国家。

 



多措并举奏乐章

 

   “弘扬民族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永恒主题。为了更好地传承和保护好桑植民歌这一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索溪中心学校一班人在教育、宣传、文化等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多措并举,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共同奏响了传唱桑植民歌的动人乐章。

    经过认真思考,索溪中心学校首先制定了一个清晰的目标:争取用3年的时间,在学校营造“人人知晓桑植民歌、人人热爱桑植民歌、人人会唱桑植民歌”的浓厚氛围,努力把学校建设成文化底蕴深厚、具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示范学校。

    有了创建目标,还要有创建班子。为增强师生对桑植民歌的自豪感、荣誉感,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更好地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化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索溪中心学校特地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领导小组,校长彭辉担任组长,副校长戴晓鸿、龙女担任副组长,唐承明、廖炎华等6名艺术老师担任组员。

    桑植民歌进校园,氛围营造是基础。2014年下半年开始,索溪中心学校通过广泛宣传发动,以校园网、广播站、宣传栏、阅报栏等为载体,详尽介绍了桑植民歌的起源、特征和主要艺术和社会价值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的意义、目的和方法,激发全校师生爱、学桑植民歌的热情,营造了浓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习氛围,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入学校教育中,并与德育、智育、体育相结合,共同发挥育人功能。

    桑植民歌进校园,真传实唱是关键。如何让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桑植民歌在学校传承接地气?索溪中心学校推出了三大举措。一是桑植民歌教材进学校,通过搜集整理、分门别类,目前包括《四季花儿开》、《太阳出来照白岩》、《马桑树儿搭灯台》、《门口挂盏灯》等山歌号子、花灯儿歌、红军歌谣在内的30多首桑植民歌已经编印成册。二是桑植民歌课程进学校,目前全校有三、四、五年级16个班开设了桑植民歌课程,每天上、下午都留10-15分钟的时间进行班级集体课前唱桑植民歌。据统计,索溪中心学校参加桑植民歌课外活动的学生数为975人,占全校学生总数的比例已经达到59.8%。三是桑植民歌传承人进学校,学校除了安排音乐教师教唱桑植民歌外,欢定期邀请桑植民歌传承人、被誉为“民歌皇后”的向佐绒现场指导,口口相传,与学生互动,让最原生态的桑植民歌飘扬在学校上空。

    桑植民歌进校园,机制创新出活力。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索溪中心学校对传承内容、传承形式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和创新。在传承内容方面,既有原汁原味的桑植民歌,也有近年来诞生的张家界本土旅游歌曲等;在传承形式上,既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技艺讲授外,还组织师生参加全区甚至全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展演比赛。在传承载体上,既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讲堂,组织学生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接受桑植民歌的熏陶;还根据学校实际不定期的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习成果展活动,提高学生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情。此外,索溪中心学校还组织人力、物力、财力加强了对桑植民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开发,增加其吸引力和趣味性,使之贴近当代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特征,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和保护桑植民歌的兴趣,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校园中的影响力,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校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前期的辛勤而扎实的工作,索溪中心学校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已经取得初步成效,目前16个班级学生都会唱2至3首桑植民歌,大课间活动融入了土家摆手舞内容,非遗传承节目舞蹈《骑马嘟嘟》获得市级二等奖。

    “不仅书声琅琅,还要歌声袅袅!让孩子们得到全面发展。”索溪中心学校校长彭辉对创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学校充满了信心和憧憬……

 

   一位伟人说过,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张家界顶有神仙,居人共住武陵源。人们有理由深信,索溪中心学校这所美丽的乡村学校,携手桑植民歌这个美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通过两到三年的生动实践和辛勤努力,一定会在索溪河畔绽放出耀眼世界的花朵,在天马山下奏响名扬世界的天籁之音。

   “太阳出来哟荷照白岩哟衣,照到的岩上桂也花开哟……”(建议用此桑植民歌结尾,本文为DVD宣传片文本)

 































































张家界梦帕客栈 http://www.mengpakezhan.com/
邮箱:mpkz@3351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