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帕客栈 官网 邮箱:mpkz@33519.com
做张家界口碑最好的人文主题精品智慧客栈!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一名老知青的“春泥”行动
2014年11月14日 来源:www.mengpakezhan.com 编辑:mengpakezhan.com 已被浏览:
王成均  符晓

  桑植、张家界、长沙、北京,迪拜、美国、加拿大,张家界制药厂退休女职工易法桂,怀着一颗业文化旅游的梦想,带着春天的香,像一只不知疲倦的候鸟在世界各地飞来飞去。

  “制药厂退休女职工”、“老知青”、“易大姐”、“业文化旅游探路人”、“民间产业扶贫大使”,一个个称谓,复合到她身上,而她最看重的是“老知青”和“业文化旅游探路人”。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她疲了、累了、伤了、痛了,就会躲在没人的地方自己“疗伤”,吟一吟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品一品倾注心血的“元帅红”红、天门山保健系列品牌,经历的苦和累都烟消云散。

  此时此刻,她觉得自己象一朵凋零的花,花瓣落在树下,一点点融入泥土,化为产业扶贫的春泥……

  再做知青成“春泥”

  1950年10月,易法桂生于慈利县溪口镇。从小到大,父亲就教育她:人生在世,自己吃点亏不要紧,要踮起脚做人,让别人回头想你。

  父亲的教诲,让她懂得生命的意义在于自强不息。不满16岁,正读初二的她,积极响应“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号召,下到渡潭坪第七生产队当了一名知青。白天扛着锄头上工,晚上住在农户家读书,这就是她从1966年到1973年的知青生活。这期间,乡亲们无微不至的关心照顾,让她感受到农民的朴实,更让她深深体会到了生命本身就是苦并快乐着的过程。七年时间,易法桂学到了吃苦、坚韧和感恩,懂得了农村生活的艰辛。她暗暗发誓,有生之年,一定要回到农村,再当一回“知青”,报答乡亲。

  1973年8月,易法桂招工进慈利县农业机械厂,当一名翻砂工。工作之余,她一直坚持自学,相信知识能改变命运,易法桂好学是出了名的。从初中二年级水平拿到财会大专文凭,易法桂不知在灯下度过了多少个日日夜夜。1993年,首届会计师全国统考,易法桂以优异成绩成为一名会计师。1992年,张家界制药厂成立,易法桂作为会计专业人才被调到张家界市。创业伊始,经费困难,易法桂与同事找到湖南农大专家,经专家指导,制药厂生产出天门山茗棵、杜仲保健,让张家界制药厂发展起来。易法桂从此对有了一份独特的情愫。

  1998年7月,易法桂办了内退手续,创办了张家界中国妇女旅行社。接待了一批批游客,这些游客游玩神奇的张家界山水后,都想带点最具特色的原生态土特产给亲朋好友。她为客人推荐了正宗的高山生态绿,没想到客人喝后,赞不绝口。于是,易法桂想到了当知青时创办的400亩“知青场”。

  2003年非典期间她和弟弟看到了一篇报道,上面说绿将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于是承包了400亩荒芜的知青老园,并请农大教授上山指导。第二年,经过复垦的园焕发生机,她试着制出了新,湖南农大叶专家刘仲华教授品了新,认为内质不错,但没有技术含量,问能否上规模,易法桂摇了摇头。刘仲华教授说桑植地理环境独特,可以生产优质的高山生态。易法桂来到桑植,收购了一些新,试着制出红,送给法国朋友和北京朋友品尝。法国朋友品尝后告诉她:你们的比与英国皇家红还好喝。国内朋友也打来电话,说你们的可与武夷山上等红媲美。

  两个电话,令易法桂兴奋不已,她决定下到桑植县农村带领乡亲们创办叶基地,走产业脱贫之路。

  培育品牌是“春泥”

  十多年的旅游从业经历,为易法桂建起了无数人脉。她萌发了一种想法,要另辟捷径,探索一条体验式的文化旅游产业之路。

  2010年9月25日,易法桂应邀赴京与一位迪拜的旅游同行见面,在一家楼,她与迪拜华裔朋友谈了自己的设想。想去国家特困县桑植再当一回“知青”,在有生之年创办一个集采摘、制、医疗、养生于一体的业文化旅游基地,带动桑植父老乡亲共同致富。

  迪拜朋友听了,十分激动,愿意投资。没想到,10月10日,迪拜朋友派副总到了张家界,并要来桑植考察。经县农业局干部介绍,易法桂带着客人来到蹇家坡乡燕落界村。

  在燕落界村,易法桂举办了一个朴素的桑植民歌品会。燕落界的乡亲们从四山八岭赶了过来,一个个唱起了民歌。离开燕落界后,乡亲们一次次电话让她动心了。

  2011年3月,她注销了苦心经营13年的张家界中国妇女旅行社,取出旅行社的保证金,购买了叶加工设备,让燕落界的乡亲免费试用一年,消息很快传遍了燕落界,许多农上山采摘叶交售到厂,易法桂和随行的湖南农大三位教授一看,惊呆了,乡亲们哪里是采摘,分明是掐枝、扯叶,采摘的叶全是4叶、5叶的叶子,根本不能用。原来,部分人根本不懂采。随行而来的三位湖南农大教授很痛心,他们告诉易法桂,革命老区的乡亲要通过产业脱贫致富,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转变乡亲们的观念,进行技术指导,提升农民素质,才是最好的选择。

  听了教授的话,易法桂的内心很沉重。儿子博士生毕业,已到江苏成家立业,多次要她去照看孙子,安享晚年。可她怎么也忘不掉乡亲们渴望脱贫的眼神。反复思考,反复斗争,易法桂决定“落户”蹇家坡,带动乡亲们建园,发展叶产业。

  30年的企业经营经验,易法桂深谙产业经营之道。“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是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她喜欢燕落界这个名字,注册成立了张家界燕落春业有限公司,又引导127户农成立了张家界红豆叶种植专业合作社。“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产业模式形成了。

  与别的创业者不同,易法桂深知桑植不缺资源和规模,缺的是品牌和职业农民,为此,她一边引导乡亲按着湖南农大、省科所的要求栽种叶,一边搞好品牌培育。“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这个哲理在易法桂身上得到了验证。为了在蹇家坡打造高山生态有机项目,公司与湖南农业大学学系和湖南省叶研究所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从园培育管理,到产品深加工、研发以及品牌塑造推广,倾注了湖南农大刘仲华教授和省科所各位研究员的心血。易法桂深深感到省科所和湖南农大对革命老区桑植的无私支持。依托湖南农大坚实的技术后盾,通过“产、学、研”合作模式,易法桂以蹇家坡乡片区的基地园鲜叶为原料,融合当地意蕴独特的文化元素,研制出了“元帅红”红和“天门山”绿等高山有机系列产品,成为桑植高山生态有机践行第一人。“元帅红”红、“天门山”绿试制成功,通过专家评审和旅游客人及国内外各阶层人士的试用,获得了一致好评。其中,以当地历史名武陵春为基础研制出来的无帅红、天门山绿,经湖南农业大学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检测,其氨基酸、多酚、水浸出物、锌、硒等七项指标含量达到全省同类优质最好水平,其中锌、硒含量均名列全省同类优质第一。易法桂通过红豆叶专业合作社组织,引导农开始向有序生产发展,采队伍按户循环采,规范化的管理方式,使蹇家坡乡的叶产业一步步走向规范。

  几年来,易法桂带领她的团队在基地、在加工厂为农上技术课,农们通过一次次技术培训,掌握了分辨叶培管的技术,学会了怎样控制叶叶片的厚薄、壮实度,让农明白叶口感香气分辨与施用化肥密切相关。渐渐地,农学会了怎样按级别采,易法桂也成为一个民间产业扶贫大使。

  品牌培育是智慧的考量,易法桂一次次拜访长沙、北京等品牌培育专家,投巨资搞好品牌设计,很快倾注北京和君集团的品牌,市场策划推广和长沙狼王公司的设计包装出炉了。独到的创意,精巧的设计,让所有人眼睛为之一亮。元帅红红、天门山绿,翠翠农副土特产品饱含了易法桂对贺龙元帅,沈从文文学大师笔下的《边城》主人公翠翠以及神奇天门山的深情。为了推介品牌,她自己创作歌舞剧《燕落界上飘香》请美国音乐家在张家界国际乡村音乐团同台演出,拍摄宣传片到百度网进行推介。易法桂用自己的行动赢得了农们的尊敬,他们亲切地称之为“易大姐”。

  易法桂永远记得2012年6月20日这个日子。经过6年来的反复调研、优选和试制,这一天,她选样的叶经国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其检测结果:送检的鲜叶样品和成品样全部符合有机标准,不含农残。随之,订单像雪片一样飞来。

  产业扶贫化“春泥”

  在蹇家坡乡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下,蹇家坡乡叶产业突飞猛进,2011年全乡叶面积达1200亩,2012年达3600亩,2013年增加4000亩,2014年增加1300亩,2015年预计全乡总面积达10000亩。不知不觉,全乡职业农达3000人以上。

  一年年苦心的沟通与引导,蹇家坡乡农的观念转变了,不仅种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最可喜的是科学种的意识加强了。每次,易法桂和教授们来到蹇家坡乡,农们主动要资料、要书,并且上门当面问很多问题,有了虫灾迹象马上给她反映。产业推动蹇家坡的产业往前跨越式发展,农素质跨越式提升。

  易法桂有一个梦想:将桑植生物资源、民俗文化、文化与旅游链接,丰富旅游的吃、住、行、游、购、娱的内涵,开展特种旅游,医疗旅游,形成一个真正的产业链!

  她觉得自己好比一纤夫,正在从事逆水行舟的事业。在创业中,最难以承受的是家人、朋友、同事的不理解,太多的尴尬,太多的辛酸,苦了累了不敢说,无处说,为了产业,她经常过着拮据的生活。60多岁的老人,长时间奔走在叶基地和叶加工厂,深感心力憔悴,但她不敢流泪,怕自己把自己打垮。

  每次易法桂背着包下山去县城、市区办事,总有农等在路边对她说:易大姐,你不要走,我们会好好种,如果你走了,我们就只有把树挖掉。此时,易她心中充满了力量。

  奔波在城乡结合的产业路上,易法桂发现了一个现象:山民们盼小康,城内的人盼健康。

  易法桂知道自己只能进,不能退。已经64岁的人了,让村民早日富起来,是她的追求。6年创业,一路坎坷,她耗尽了所有的积蓄,一批批朋友伸出了热情之手。到现在,产业已初具规模。易法桂多么希望国家的各项惠农政策能照射到桑植这块特殊的土地,希望有更多有志之士当起民间产业扶贫大使,一起撑起产业扶贫这条船,带动更多的乡亲发家致富。

  易法桂自始至终把自己看成产业扶贫路上的春泥,叶基地的春泥,她认为春泥也是有生命的。产业不壮大,生命不停息,奉献不停止。

张家界梦帕客栈 http://www.mengpakezhan.com/
邮箱:mpkz@3351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