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帕客栈 官网 邮箱:mpkz@33519.com
做张家界口碑最好的人文主题精品智慧客栈!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杨家界开发初期纪事(作者:金沙)
2013年07月01日 来源:www.mengpakezhan.com 编辑:mengpakezhan.com 已被浏览:
    张家界市武陵源区杨家界景区从1992年开发到现在已经8年了,遥想开发初期的往事,有的已随时光的云烟消逝,有的仍在记忆的夜空闪烁。
  
  三篇短文,杨家界声名远播
  
   杨家界的开发首先得益于宣传,我便从杨家界的宣传说起。
   1992年2月26日,中湖乡党委书记张子龙请我去给中湖乡搞新闻宣传。我当时是新成立的张家界市武陵源区工委宣传统战部的新闻干事,和张子龙既是很要好的朋友,又曾是同事,便约上区台办负责人杨维贤一同去了中湖。当天晚上,我们采访张子龙,和乡长黎兴年,张子龙说:中湖到索溪峪的交通很不方便,他和黎乡长在市委书记赵杰兵与市人大代表于去年底来中湖乡野鸡铺村视察时提出了修建野鸡铺至张家界龙凤庵公路的设想,得到了赵书记的大力支持,于是马上组织土专家进行测量。测量时他们发现对面大山里的风景跟张家界公园一样奇美,很有旅游开发价值。元月3日至5日,市委常委、区工委书记孙凤鸣和区工委委员、区纪工委书记田应云赴中湖考察中张公路,并应邀考察了香芷溪一带的风景,孙书记说:“这里的风景美极了,开发前景一定很好。”但这里究竟有多少风景资源,怎样开发,孙书记把这一课题交给了张子龙和黎兴年。说到这里,张子龙十分激动:“如果真的有开发价值,又真的可以开发好,全乡的老百姓就可以靠种田吃饭,靠搞旅游挣钱,那么全乡传统的经济发展思路就要重新调整了。”
  我接过话题说:《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中的武陵源只有张家界、索溪峪、天子山三大块景区,它们已经开发十来年了,而中湖乡的风景资源以前很少有人全面细致地考察过,这里基本上是被遗忘的角落。总体规划中虽然提到“开发野鸡铺”,但它所指的是同索溪峪的军地坪、张家界的锣鼓塌、天子山的石家檐一样作为游人的集散中心来开发的,而不是把它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景区来开发的。既然你们已经感觉到了它的旅游价值,不妨先组织一支队伍进行全面深入的考察,掌握情况后再说。
  张子龙对我和杨维贤说:“明天就开始考察。你们是秀才,就请你俩为主帮我们考察。”说完后大家研究了具体的考察方案,决定第一天考察石河峪(后改为龙泉峡),第二天考察八里坡、黑龙寨(原名蒋家寨),第三天考察香芷溪(原名箱子溪),并确定了主要考察队员,张子龙和黎兴年亲自带队,野鸡铺村主任李文跃引路,还安排两名青年农民挑考察工具和干粮饮料。
   2月27日、28日两天考察比较顺利,基本上完成了预定的考察任务,虽然早出晚归,翻山越岭,披荆斩棘,汗流夹背,腰酸腿疼,甚至皮开肉绽,但大家热情饱满,其乐无穷。3月11日经李满堂岩屋爬至空中走廊,因山高坡陡,无路可擎,准备也作得不充分,中午过后,我们沿途返回了乡政府,首次考察降下帷幕。
  在乡致府食堂里吃过中餐,张子龙说他和黎乡长要去忙其它的工作,把宣传任务全部委托给了我,并就此向我作了一些强调。回到乡财税招待所,杨维贤倒头便睡,我却怎么也唾不着,躺在床上想:这块风景地面积很大,景点很多,风景资源和武陵源其它三大景区相似.却兼容了张家界仰视和天子山鸟瞰的观赏特点。这里以石英砂岩蜂林地貌为主体,上千座姿态纷呈的奇蜂拔地而起,壮美绝伦,水也颇具特色,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不容置否,确实很有开发价值。作为宣传工作者,有责任把它宣传出去,并且应该把它作为相对独立的景区——武陵源第四大景区宣传出去。可是用个什么名字来宣传比较好呢?沿用野鸡铺一名似觉不妥,因为它属野鸡铺、中湖、石家峪等不同行政村管辖,取一村之名不太合适,再说“野鸡铺”之名本身也不大好。突然我想起了考察途中听人无意中介绍的一些老地名——六郎湾.七郎湾,宗保湾……为什么这里有这么多地名与杨家将有关呢?晚餐后我独自溜到街上的几户老百姓家聊天,老人们说这一带凡杨氏都是杨家将的后代,他们为了纪念先祖,便取了一些与杨家将有关的地名,老人们还为我讲述了几段在这一带流传的杨家将的传说故事。我的脑海里慢慢升起了一道灵感的火花,景区名称逐渐有了眉目。告别农户,我来到乡林管站,见杨维贤正在火炉旁兴致勃勃地与乡党委副书记龚光献谈论考察见闻,便情不自禁地说起了我对景区宣传的想法,并说:“景区名字就叫杨家界吧!”接着我讲了取名的理由:一是这里的杨姓都是杨家将的后代,又流传着一些杨家将的传说故事,取名杨家界很恰当,还将为这一片神奇的自然风光添上一层神秘的人文色彩;二是张家界知名度高,杨家界紧邻张家界西北角,借张家界之名搞宣传,非常容易出效果。话音一落,杨、龚二位拍案叫绝,说就这么定下来。虽然如此,我心里还是虚着的,因为对“杨家将的后代”之说究竟缺乏十足的把握,以此冒然取名杨家界,怕贻笑大方。再说取地名须报有关部门批准。
  当晚,我和杨维贤商量如何写好杨家界这篇新闻稿,特别是怎样标题,以便极大地引起编者和读者的兴趣。我说采取引题加主标题的形式比较好,引题可借张家界之名定为“在张家界西北角”,主题可定为“武陵源发现新的风景奇观杨家界”。杨维贤认为很好,只是“发现”二字的准确性值得推敲。我说“发现”二字虽然不十分准确,但新闻价值高,容易在国内外打响。
   3月2日,我和杨维贤经袁家界、金鞭溪步行至吴家峪口,天已漆黑,凭打火机的光亮磨磨蹭蹭穿过3个隧洞,前面的道路因修公路被山上劈下来的土石阻挡了,我们只好四肢并用,大约经过半个小时的摸爬,才翻越过覆盖着残雪的凌空乱石坡。庆幸的是,我在摸爬时一脚踩空,下滑几步幸被一巨石挡住,才免于掉落坡下100多米深的索溪峡谷。回到家里,我连夜赶写出了一篇题为《在张家界西北角,武陵源发现新的风景奇观杨家界》的新闻稿,全文共578字。
  第二天一上班,杨维贤看了我的稿子,说写得特别好,要马上打印150份,马上寄发出去。我说这篇稿件的投寄有学问,考虑到这是一篇肯定会产生一定影响却没有经过有关组织和领导同意的“大新闻”,如果盲目地向本市和国内有关媒体寄发,极有可能在本市“卡壳”并受到“全面封锁”,只有按照“先远后近”的原则寄发,来个“墙内开花墙外香”,才有可能达到“全面而集中轰炸”的效果。于是两人研究出了这样一个投稿方案:先向远距离且具有权威和广泛影响的国家级新闻媒体和有可能采用的全国各晚报,各有关省地市党报、电台、电视台、各旅游报刊及有关专业报刊投寄,4天后再向《湖南日报》和本市媒体寄发。
  为了赶时间,我和杨维贤当天赶到市内,按计划仙女散花似地向120余家新闻单位寄出了第一批稿件。走出邮局,我俩俨然干完了一件“伟大的事业”,不禁有些得意忘形。为了庆祝“胜利”,我俩跨进一家小吃店,连干了几瓶啤酒。酒兴至致,蓦然乐极生悲——这么大的事情,竟然不顾新闻纪律擅作主张,一旦追问下来,该当何责?
   我们感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杨维贤沉思片刻:“我们找孙凤鸣书记去,如果他不同意,我们就赶快把稿子收回来。”其时孙凤鸣已调任市委副书记,当晚我俩赶到他家里,一五一十地向他作了汇报,还将稿件也给他看了。孙副书记说:“杨家界完全有理由成为武陵源的第四大景区,这也说明我们大庸的旅游资源很丰富。宣传开发杨家界是件大好事,我坚决支持你们。”
  第二天,我们又先后向区纪工委书记田应云和刚上任的市委常委、区工委书记邓德芳作了汇报和解释,他们非常支持此事,并要求我们继续做好杨家界的宣传工作。得到了市、区领导的尚方宝剑,我们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但不出所料的是,杨家界的宣传和开发后来的确受到了有关领导的指责和阻挠,以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敢公开提及开发杨家界的事,一些文人墨客也为杨家界的名称问题争论不休。
   3月4日,邓德芳书记要我陪他去考察杨家界,我立即带上相机,并约上区电视台记者胡频,随同邓书记去了中湖,在张子龙、黎兴年、赵顺发、赵义平、唐汇清、戴文武、戴继成、李文跃等人的陪同下,对杨家界的部分景点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考察。考察后邓书记就杨家界景区的开发向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作了指示,为杨家界勾画了开发建设的蓝图。
   3月7日我回到单位,杨维贤告诉我,他已按计划发出了第二批新闻稿。从此,我俩心急火燎地等待着各新闻媒体有可能传来的好消息。
   很快,关于杨家界的好消息象雪花一样纷飞而至——
   3月8日,新华社湖南分社首家编发了公开、对外稿。
  紧接着,3月9日的《香港商报》、湖南电视台《新闻联播》,3月11日的湖南人民广播电台,3月12日的《人民日报》海外版,3月15日的《经济参考报》,3月18目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湾广播部,3月19日的《湖南日报》,3月23日的《人民日报》,4月4日的《中国旅游报》,5月9日的《羊城晚报》海外版,6月14日的《文汇报》,6月份的《旅游》杂志等重要新闻媒体均在显赫版位或黄金时段刊播了杨家界的消息。
   3月19日,新华社湖南分社钟敬德打来电话并寄来亲笔信告诉我,该社除3月8日编发了公开、对外稿,还于3月18日编发了通稿,并纷纷被海内外各有关媒体采用。
  据不完全统计,从3月8日至6月中旬,共有200余家海外媒体,国内国家级主要媒体,省级党报、电台、电视台,各地晚报和所有旅游报刊及有关专业报刊相继刊发了这一消息,连《湘潭日报》、《邵阳日报》、《邵阳广播电视报》、沙市电台等众多地县一级的新闻媒体均刊发了这一消息。瞬息之间,杨家界被新闻界炒得沸沸扬扬,一举名扬天下,上海、广州、香港等地迅速掀起了“杨家界热”。
   4月初,我和杨维贤又在中湖乡几位领导、专业干部和农民的陪同下,对杨家界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考察,在考察中,我们发现了许多鲜为人知或当地人习以为常的奇异景观,最引人入胜的是广洞湾的龙泉瀑布、神仙湾的五色花和白鹤坪的白鹭大聚会。白鹤坪有两座乳峰似的小山,山上杂木丛生,山下是戴家古院,每年4月,白鹭从山外飞到这里,进行长达7个月的大聚会。聚会进入高潮时,白鹭多达两万余只,雪花般漫天飞舞。五色花树高l0余米,叶片成扁舟形状,每年4月开花,花期一个月。五色花原本无名,据说日变五色,即从早到晚由白向红、紫、黄、黑依次变换色彩,我当即给它取了个“五色花”的名字(后来我们经过长期观察,此花并非日变五色,只是色彩比较丰富而已)。龙泉瀑布,则泉水从l00多米高的悬崖中部的3个泉眼里喷出一米多远后,成雾状飘落V字型谷底,堪称一绝。考察后我马上写了一篇不足500字的《杨家界三奇》,从4月14日至10月,先后被国内近50家报刊和电台采用,其中《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不久,又经常德一文抄公剽窃后重发了一次,当时我和杨维贤想找那人的“麻烦”,但一想反正是宣传杨家界,也就罢了。发行数量逾百万份的《小学生学习报》不知从何处弄到了这篇稿子,也刊发了这篇与其专业关系不大的短文。此文作用不小,发表后立即就有天南海北的游客专程前来观赏“杨家界三奇”,我本人便以作者的身份亲自导游过两批广西和四川的游客。
   6月8日至17日,我受张子龙的委托,邀请山西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周征松来杨家界考古,证实该地杨姓均系北宋名将杨业的后代。我和杨维贤迅速抓住这一题材大作文章。一篇由杨维贤执笔的短文《武陵源发现杨家将后裔》,自6月底寄出后,3个月内陆续被海内外40多家媒体采用,并引起了较大的反响。
  如果说第一篇文章是一般巨大的波浪,那么后面两篇文章则较好地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至此,三篇使杨家界声名远播的短文,基本上达到了杨家界初期宣传的目的,为杨家界景区的开发奠定了牢实的舆论基础。此后半年内,我又陆续写出并发表了《杨家界风光天下奇》、《杨家界黑神会》、《白鹤坪部分白鹭迁往杨家台》、《杨家界喜奏开发建设开台锣鼓》、《杨家界正加快开发》等10多篇消息和通讯作品,亲手在《人民保险报》组织了《武陵源走向世界,杨家界前程似锦》的杨家界大型宣传专版,与杨维贤共同创作并发表了长篇散文《杨家界记游》。6月份,我和杨维贤具体操作,以区工委宣传统战部的名义在区政府大院举办了“杨家界风光摄影展”。受张子龙委托,9月22日,我负责组织印制了30000份《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杨家界导游图》;10月22日至24日,由我和胡频撰稿摄制的《杨家界风光》相继在本区本市电视台播出;11月4日至7日,由我牵线联系的“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杨家界景区新闻发布会”在湘潭市莲城宾馆举行,区、乡领导卢建国、黄象银、张子龙和湘潭市一副市长等参加了大会,省会20多家新闻单位的记者应邀到会,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一石激起千重浪”,自首篇新闻稿件播发后,国内新闻、文艺界人士闻声而至,如新华社《今日中国》杂志杜摄影部主任王新民一行,华艺出版社梁希毅一行,《工人日报》记者何碧宝一行,湖南电视台国际部陆斌华一行,参加全国摄影大赛的摄影家等纷纷涌向杨家界,为杨家界的宣传献策出力,将杨家界的宣传推向更新的层面。
  
  二位教授,杨家界考古定名
  
  中湖乡的杨姓到底是不是北宋杨家将的后代,这里为什么历来就有一些与杨家将有关的地名和传说故事?弄清这个问题很重要,张子龙迫切希望我能想方设法解开这个疑团。
  6月初,全国大专院校历史教学研讨会在武陵源云海宾馆召开,负责会议组织工作的湘潭师院历史系主任钟葵生正好来我家作客,我把这个问题跟他一说,他立即向我推荐了山西师大历史系副教授、中国中日关系史学会理事、中国谱牒学会会员周征松。我见到周教授后,他高兴地答应了我的邀请。6月8日,张子龙乘吉普车把我和周教授接到中湖乡。前三天,在张子龙、覃三友和颇知当地掌故的几位干部、农民的陪同下,我们对杨家界景区进行了考察。考察途中,我们将各自熟悉的有关历史传说故事陆陆续续讲述给周教授听,一心指望他能从传说故事和实地考察中发现我们强烈企盼出现的奇迹。“传说是历史的影子”,对于一个历史教授来说,他自然不会轻意放过传说故事的每一个细节,但他最关注的似乎还是隐藏在传说故事后面的一些什么东西。他认为这里的自然风光确实是天姿国色,只是他并没有表现出按奈不住的激动,就连我们不久前取名的精华景点天波府、佘太君等也没有激起他异乎寻常的情绪,只讲了一些“象”、“名字取得很好”之类的话。然而当我们行至历史上就叫六郎湾、七郎湾、宗保湾的景点时,他显得异常兴奋,并反反复复地问这问那。在“马蹄岩”处,他问岩石上有几个马蹄印,我们说只有两个,他讲肯定不止。抱开泥土一数,隐约有八、九个。他开玩笑说:肯定是佘太君骑马观阵时留下的马蹄印。第三天,我们来到了龙泉瀑布,这里三面环山,瀑水很大,正午的阳光也像透亮的瀑布—样直泻而下。我们坐了很久,谈了很久,周教授从竹篓里取过红油漆和排笔,在瀑布对面的岩壁上奋笔写了“龙泉飞瀑”四个大字,落款为“泰和人”。问他为何如此落款,他只说了声“我是江西泰和人”。
  当晚我对周教授说:“你是谱牒专家,为什么不查一查本地杨氏族谱?”周教授说:“我已经想过了。明天查族谱。”
  3月l2日,我们得知夜火村杨家台组可能有杨氏族谱,于是驱车前往,见到了我熟悉的农民通讯员杨俊华。他告诉我族谱不在他家,保存在很远处的一个杨氏老人手里,必须由他出面才拿得出来,他保证明天能送到我们手里。在杨俊华家吃过中饭,我们坐在屋门前,听杨俊华介绍杨家台的情况。杨家台是个山青水秀的山湾,清一色的杨姓有33户人家,130多口人。他指着屋后的山峦说,那是“射两箭”,那是“棋盘石”,并讲述了一连串美丽的杨家将传说故事,周教授听得一个劲地点头。离开杨家台后,我陪周教授到中湖村、吊兰村走家串户进行采访。
  3月13日上午,杨俊华捧来了一大捆杨氏族谱。周教授翻阅到中午,对我说:“清楚了,清楚了,基本上可以肯定是杨家将的后代。”又叫过杨俊华问:“你们还保存有杨氏祖坟吗?”回答是:有,还是明清时期的哩!
  中午过后,我们匆匆忙忙赶到了杨家台考察杨氏祖坟。在杨俊华等村民的指引下,周教授赤着双脚,走进农舍后绿油油的梯田,在位于梯田中的几座清朝时期的杨氏坟墓前,仔仔细细地辨认着长满青苔的墓碑,并就古墓的有关情况做了详细的询问和记录。我也频频按动快门,用胶片记录着面前的一切,然后我们又对其它几处古墓进行了考寨。
  当问到明朝时的祖坟时,许多围观的老百姓说:在那个山头下,但坟墓在早几年修公路时被挖了,墓碑砌在池塘的堤基下,理得很深很深,还有一块墓碑砌在公路下的涵洞里——是清朝时候的。
  在周教授的指挥下,几位农民奋力挖掘涵洞里的墓碑。我和唐汇清、杨俊华打着手电,多次钻进仅容一人匍匐出进的涵洞里查看,找到了那块墓碑,但因大部分砌在石墙内,辨认不全。最后被民工挖掘出来,一认,是清朝时的墓碑。我问挖不挖堤基下的墓碑,周教授说工程太大,没必要了,我们应该相信群众。
  经过几天的考察,周教授于3月14日写出了一篇题为《杨家界后代何处寻》的考察记,确认居住在杨家界的杨姓是杨家将的后代。文章说,发源于山西、驰名于北宋的杨家名将杨业的一个侄子生有四子,其中杨辂迁居江西,其后代支派繁衍,遍布大江南北。后有杨景征苗人于慈利,杨果为怀梦路总管,先后到了湘西地区。到明初,江西吉水县杨同原之孙杨运随明太祖朱元璋平定陈友谅,留落在汉阳,杨运之子杨开宗于永乐13年为辰州守备(驻沅陵)。他们的后代逐渐流布于湘西各地。又江西泰和杨相之子杨士奇游学湖湘,探亲于永定卫。杨士奇之曾孙杨刚、杨雉于明成化初年相继从江西吉安府迁往永定区,杨刚居茅岗,雉公住施家坪。绵延至今,分布在湘西慈利、桑植、永定、保靖、沅陵、绥宁的40多个支派的杨家后代都认定他们的祖先就是江西吉水县泰和县之杨家,亦即杨家将的后代。中湖乡原属永定,其杨姓是湘西杨家的一支。湘西杨家曾于清朝同治12年、光绪13年,民国10年和1989四次修撰的20多本杨氏宗谱,连同杨家台保存的明、清时期的多座杨氏祖墓,成为他们族属不可辩驳的历史见证。
  杨家界的许多景点,原本是没有名字的,原有的名字,大多也在后来做了修改。中湖乡党委、政府十分重视景点命名一事,自首篇宣传杨家界的文章发表后便正式启动了景点命名工程。从3月中旬至6月中旬,多次组织专门班子,做了大量的前期基础工作,张子龙、黎兴年、杨维贤、龚光献、熊朝友、覃长佳、田江波、赵义平、赵顺发、戴文武、唐汇清、覃三友、宋立新、戴继成、李文跃和我曾为此付出过大心血。记得是5月的一天,我和唐汇清去百猴谷景区命名,行至中湖林场后的山顶,一时大雨倾盆,云雾浓得伸手难见五指,我们只好蹲在厚厚的烂草丛上休息。大约蹲了半个小时,站起来小便,突然脚尖前方的烂草丛下爬出了一条大蛇,吓得我至今仍心有余悸。大雨过后,远处风光无限好,我却怎么也不敢移动半步,害得唐汇清只好用木棒扫出一条大路后,我才麻着胆子走出那块“高危区”。来到三门岩对面山坡上,先是蚊虫叮咬,后是风雨横扫,路没路走,雨没雨躲,浑身湿透,遍体伤痕,真是苦不堪言。爬到“倒拽毛驴”处,走进包谷地背后的岩屋下休息,岩屋里守护包谷的主人下山去了,岩顶上一群想偷吃包谷的猴子为探听虚实,居然甩下几块石头,险些要了我们的性命。
  到5月底,香芷溪、龙泉峡、百猴谷三个小景区的景点名称基本取好了,但鉴于都是“土包子”所为,担心有诸多不妥,故没有最后定下来。
  6月17日至22日,我又受张子龙的委托,从湘潭大学中文系请来了著名教授羊春秋老人为景点名称“润色”,羊春秋是我国古体诗词研究的权威学者,他天资超凡,凡过目能诵,出口成章,我们所熟悉的黄狮寨六奇阁一楹联便是出自他老人家之手。此次携夫人应邀前往,置年老体衰于不顾,跋山涉水,一步三停,将杨家界大部分已命名的景点逐一作了考察。之后,他对我们已经初定的111个景点名称给予了高度赞赏,认为整个命名以“杨氏文化”为灵魂,突出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有机结合的特点,富有鲜明个性。接着他对其中的白鹤延宾、洗尘池、流翠溪、古藤笼壁、半壁东南、周鼎殷彝、九曲泻玉、猿愁攀等26个景点名称进行了重新命名或稍作修改。临走的前两天,他又欣然应我和张子龙之邀,为杨家界111个景点名称逐一作了口头说明解释,还当即撰写了《杨家界掠影》游记,即兴创作了赞美杨家界风光的《仙吕•醉中天》小令四首,这些诗文和周教授的考察记后来均在《大庸报》、《湖南日报》等报刊发表,并被有关出版物选用。
  
  一腔热血,杨家界开发启幕
  
  我曾是杨家界开发的急先锋,仅1992年泡在杨家界的时间就不下3个月。现在回过头一想,杨家界的开发,尽管对中湖乡的经济发展产生了很大的作用,但把它置于整个武陵源保护、利用、管理的棋盘上来权衡,也许将杨家界作为武陵源轮番休养、交换开放的后备景区更为合理。出于当时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局限,正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峡谷中苦苦求索的中湖人民顾不上思考这个事关深远的问题,甚至连开发所必需的启动资金也没有作考虑,在不具备任何基本物质条件的情况下,全乡人民仅凭着满腔热血,经胆力非凡的中湖乡党委和政府决策者们的一声号令,便匆促而热烈地奏响了杨家界旅游开发的开台锣鼓。
  杨家界的旅游开发是必然的,但开发季节的提前分娩却有点偶然。可能谁都不会想到,我等两位小人物的三篇短文竟能在一夜之间将杨家界炒得这般火暴,以致面对突如其来的旅游浪潮,没有心理和物质准备的中湖人一时陷入了束手无策的境地。
  杨家界通过众多新闻媒体一露面,先睹为快的游客和新闻、文艺界的朋友们从龙凤庵翻过来了,从袁家界走过来了,从天子山走下来了,从市区赶过来了,从国内各地及港澳台地区甚至美国、日本涌过来了,游客每天少则上百人,多则上千人,昔日空空荡荡的杨家界,刹那间格外拥挤。
  可是,山上没有路,游不得!山下没有车,动不得!街上没有饭店招待所,吃不得住不得……顿时,杨家界一片手忙脚乱。
  怎么办?以张子龙为首的中湖乡领导班子决策:没有游道,赶快修!没有饭店招待所,赶快建!没有旅游车,赶快发动群众买!没有导游,赶快培训……
  以前的几次景区考察是肤浅而片面的,现在的头等大事是全面深入考察景区资源。景区内的许多地方曾经很少有人去过,时令已进入蛇兽活动频繁的夏季,考察需要做好付出代价的准备。为此,乡里组织了考察组,张子龙挂帅,我在其中也充当着重要角色。考察是非常冒险和艰辛的。那天阴雨绵绵,我和杨维贤、李文跃、赵顺发,赵义平摸索到早已四处无路的“一步登天”下,全是悬崖峭壁,茂密的树林里铺满了陈枝腐叶,突然一阵云雾罩来,我们仿佛成了网底的鱼,一下便完全失去了方向,彻底地迷了路。长时间的等待过后,一看表,已是下午5点,而云雾毫无退散的迹象,所带干粮也已全部吃完,急得我们直喊天。慌不择路,我们只好铤而走险,盲目地像猴子一样从这棵树攀到那棵树,不顾一切地穿越峭壁幽谷,直到天空全黑了下来,才来到了八里坡的山路上。
  在全面完成景区资源考察和初步确定景点名称后,中湖乡发动数百民工,在赵义平、李文跃、唐汇清等人组织下,从5月l2日开始,仅用8天时间奇迹般地修建了自香芷溪经黑龙寨、龙泉瀑布至龙泉峡的15公里简易游道,5月20日,邓德芳、张子龙亲自组织队伍进行了验收。
  5月26日,中湖乡举办了300多人参加的导游培训斑。
  5月29日,张子龙到市人民银行贷款,准备修建杨家界招待所。
  6月底,杨家界旅游服务公司成立,戴继成任总经理,李文跃任副总经理。
  7月1日,杨家界门票站成立。当天由新建成的乡政府办公楼改成的临时招待所正式对外营业,以解决游客食宿的燃眉之急。在此前后,一些小饭店、酒家、招待所也应运而生。
  7月中旬,中湖乡委托湘潭师范公关研究所所长朱顺祥举办杨家界导游培训班,经过3个月的培训,43名来自全省13个地市的学员于10月底结业。
  8月15日至16日,区工委扩大会在杨家界召开,区长卢建国组织区直各单位负责人现场办公,为杨家界的开发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
  10月20日,杨家界开通国际程控电话。
  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发表后,全国掀起了开发建设热潮。为了抓住这一发展机遇,区工委、区政府非常重视扬家界的开发建设,副区长敬友权亲自带队于6月28日来到杨家界编织开发建设规划,为杨家界确定了“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综合开发、滚动发展”的开发建设方针,走“大开放促大开发、大联合促大引进、大流通促大发展”的路子,要求杨家界按“高起点、高标准、高速度、高效益”的原则进行开发建设。据此,张子龙和我等几位土专家经过数天考察,研制出了开发建设总体方案,计划分景区和功能区进行开发建设,力争将杨家界建成文化人的天地,探险家的乐园,猎奇者的世界。景区开发项目共5个:建造冒险家乐园,开展登山、探险活动;恢复“土匪窝”,刺激游人对湘西土匪怀有的神秘心理;建造黑神庙,恢复黑神庙会;建造吊脚楼群,展现湘西民俗风情;营造白鹭公园,发展生态旅游。功能区设计在野鸡铺村白鹤坪以下地带,力求自然情趣、古典风格和湘西特色,将其建成一座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协调的公园城。城内分接待区、购物区、公益事业区、娱乐区、生产区和农产品基地。接待区拟建杨家界宾馆、五色花宾馆、边城大饭店、白鹤山庄、龙泉别墅、天波府、夜合花村等,其中天波府仿照《杨家将》中的天波府建造,内设展览馆、穆桂英射箭场、古典戏院和其它服务设施,艺术地再现宋代风貌。购物区拟建杨家界购物中心和农贸市场。公益事业区拟建客运站和医疗中心。娱乐区拟建影剧院。生产区拟建矿泉水厂、旅游食品厂和旅游纪念品厂。农产品基地主要开发鱼泉贡米.名优干水果、蔬菜和养殖等特色种养业。
  杨家界的开发使中湖乡党委、政府的工作完全超负荷运行,特别是初期开发的所需资金几乎压得所有干部喘不过气来。为了逐步实现开发目标,张子龙和他的伙伴们倾注所有热情和心血,全身心投入招商引资工作。短短半年内,杨家界引来了中国有色金属总公司、华中电力局、湘潭市亭阁古建筑有限公司、湘潭钢铁厂和南朝鲜、台湾等10余家投资客商,并签订了投资协议或达成了投资意向。
  为了加快招商投资开发步伐,11月5日至7日,中湖乡在湘潭市举行了杨家界景区新闻发布会暨投资开发洽谈会,会议期间,北京百事可乐有限公司、台湾金安旅行社等7家海内外企业的负责人争相洽谈投资开发事宜,并达成了意向协议,投资总额达3500万元。
  经过8年开发建设,杨家界景区现已初具规模,不知多少人曾为之付出了无数的汗水和心血。本文所回忆的全部是我在杨家界1992年开发初期所亲身经历和熟悉的一些往事,不可能面面俱到,仅为大家重温旧事提供一些线索。
                                             2000年于武陵源
  
  备注:
  1、本文选自张家界市史志办出版的《难忘的历程》。
  2、作者金沙,本名贺显定,2000年任武陵源区委宣传统战部副部长,武陵源区文联主席,武陵源区工商业联合会(总商会)会长。现任湖南省音乐家协会副秘书长、词作家。

张家界梦帕客栈 http://www.mengpakezhan.com/
邮箱:mpkz@33519.com